记我市首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团队
- 发布:
- 阅读:17176
- 来源:
疫情面前,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病毒的威胁,敢于正视未知的风险。自1月21日市第五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市城区唯一的一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之后,市五院打破原有的临床科室人员排班计划,紧急动员,组建梯队,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魏青杰主任(左二)带领医生讨论患者诊治方案
感染科主任魏青杰,结核科护士长马志霞、结核科医生杨照明、刘小利,普内科医生盖洪平,感染科医生张伟娜,外科护士段晶晶,普内科护士王红燕、结核科护士孙淑洁、常艳萍,肿瘤科护士魏燕博,感染科护士郭晓萌,共12名医护人员被编入第一梯队。
魏青杰主任是医院感染疾病专家,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经验丰富。他是全市疫情救治专家组成员,参加过全市疫情诊疗、防护等相关培训。医院成立医疗梯队时,他就主动要求参加第一梯队。“年轻的同志们对新病毒陌生害怕,临床经验不足,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主任,我义不容辞,我要当好他们的主心骨”。魏主任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领导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会诊,详细讨论治疗方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他坚信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医生张伟娜是收治第一例患者的医生。在诊疗工作中,认真总结病人病情,积极处置病人的不适状况,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大年初一,两岁多的孩子生病需要入院,爱人征求她的意见时,她难过的无言以对,她知道家里的老公公因生活不能自理还需要人照顾,但她从未提及家中情况,坚持奋战在一线。张伟娜曾说,读书在世,有三不避:为民请命,为国赴难,临危受命。

盖洪平医生(左一)在认真总结梳理患者病情
党员医生刘小利的家里人都支持她上一线抗击疫情,父母怕打电话影响她工作,就通过发微信的方式,叮嘱她注意身体。
护士常艳平,1月28日中午,带领两批患者做检查,运送标本,为患者测体温、测脉搏、抽血,给病人发放午餐,长时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胸闷气短、晕倒在地。
护士段晶晶舍己为人,为了降低同事的感染风险,主动承担采集咽拭子的任务。
护士王红燕在隔离病房里抽血、发药时,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会详细耐心地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知识,讲解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安抚病人情绪。
护士魏燕博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在请战书上写道:“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怕苦累,不计报酬、不怕牺牲!关键时刻要冲在前头,我已做好一切准备!”

医疗团队准备进入病房为患者诊疗
进入隔离病区前,魏青杰主任、马志霞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诊疗方案、院感防控及个人防护等内容,反复练习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穿脱演练病区工作流程。
自1月22日晚上收治第一位疫情疑似患者,到1月28日市人民医院、油田总医院医护团队接管病区。这支医护团队以惊人的毅力,在危险的战场上连续奋战了6个昼夜。工作时,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整个人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为患者诊疗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等。几天下来,每个人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勒痕,手被消毒液清洗得泛白、蜕皮,声音嘶哑,鼻子红肿。他们不关心自己,不抱怨工作,互相在对方隔离服背后写下“加油”字句,相互加油鼓劲,也给患者带去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医生竖起大拇指为患者加油鼓劲